箱体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箱体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有望高位盘整黄花薹草

发布时间:2020-11-04 12:26:33 阅读: 来源:箱体厂家

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有望高位盘整

近期,受国内政策性因素影响,进口大豆涌入我国的顺畅程度受到波及,市场价格也随着政策面的松紧而涨跌频繁,根据分析,随着我国新产大豆收获期的临近,国家政策对进口大豆的限制程度将会加深,这一点主要是出于国家保护农民利益、保护我国大豆产业计划顺利开展等方面考虑。后期国内大豆市场走势的影响因素除政策面外,以下几方面也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本年度我国大豆供求状况基本保持平衡,市场价格以稳为主  由于近年来大豆价格高启,大豆种植比较效益提高,东北地区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有资料表明,今年东北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增长8%左右,播种面积的增加完全可以抵消由于春季旱情对大豆亩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关分析机构预测,2002/2003年度(2002年10月-2003年9月)中国大豆产量为1690万吨,同比增加150万吨;1-7月份我国共进口大豆1227万吨,全年预计进口总量1850万吨,同比增加718万吨;因此,2003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预计为2500万吨,较上年增加60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计压榨量为2395万吨),加上国内食用消费860万吨、种用消费40万吨,本年度总消费量为3295万-3400万吨。可见,本年度我国大豆供求状况为平衡并略有剩余。  需求旺盛导致国内压榨产能扩张,进而推动大豆市场价格上涨  由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动物性油脂消费量日趋减少,植物性油脂(主要指大豆油、花生油、莱籽油)消费量增加,因此导致国内大豆压榨产能迅猛扩张。2002年,我国大豆压榨量仅为2500万吨左右,而目前我国油脂企业的压榨能力已经超过了5100万吨,预计年底将超过5700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0万吨的大豆压榨企业有72家,2000吨的有28家,3000吨的有13家,7000吨的有2家。但我国大豆2003年的产量与进口量合计仅为3000多万吨,扣除种子、食用后的数量仅能满足压榨企业产能需求量的40%—50%。因此压榨企业产能扩张将推动大豆市场价格上涨。  对进口大豆涌入缩紧的政策,大豆上涨的动力明显增强  8月初,中国质检局向邦基(美豆)、达孚(美豆)、托福(美豆、阿根廷大豆)、嘉基(巴西、阿根廷大豆)、莱宝(阿根廷大豆)、全农(美豆)6家大豆供应商发出通知,因为他们供应的大豆在质检中发现了有害病菌,大豆可能受到了污染,所以暂停他们向中国出口大豆的资格。这将遏制国内压榨企业疯狂进口大豆的势头(今年上半年已进口了1015万吨,几乎接近2002年全年1132万吨进口量)。因此进口大豆问题就成为目前大豆市场行情演变的焦点。  目前由于进口大豆的相关问题尚未澄清,因此中国买家正在要求供应商推迟到货的大豆船期。买家认为,在2003年国产大豆上市高峰期,政府不可能放松对大豆进口的限制。8月21日,中国农业部证实,对已发放安全证书但尚未获得质检证书的进口大豆货船,如果原定在9月20日前卸货的进口货船目前只拿到了农业部发放的临时转基因安全证书,而没有获得质检证书,那么现有的安全证书将在9月20日之后失效,并需要重新办理。按照申请程序,向两个部门申请需要的时间可能为6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这些大豆可能要在两至三个月以后才能获准进口。届时,我国新大豆销售已基本完成。  美国农业部的月度报告表现利多,CBOT大豆价格上涨受到支撑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8月份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该报告预测2003年美国大豆产量为28.62亿蒲耳,低于上月预计值,也大大低于市场普遍预计的29.57亿蒲式耳,从而导致CBOT大豆期价大幅上涨。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自元月以来,虽然总体上不断提高了主产国大豆的生产量,但是由于美国大豆生长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天气的变化对大豆生产量具有直接影响,现阶段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又炎热干燥少雨,因此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的月度报告中减少了对大豆产量的预计。而随着大豆成熟期的临近,产量将逐步稳定,在后期的报告中,一般不会再作较大调整。前一时期CBOT大豆期价上涨,并维持在较高价位,说明市场已经认同了美国农业部对产量调低的预计,并逐步扭转了市场上在此以前对产量过高的预计偏差。  中、美、南大豆库存情况,对大豆后市发展起到决定作用  美国的大豆库存数量在1999/2000、2000/2001、2001/2002年度持续降低是CBOT大豆产生牛市的起因,中国大豆库存的枯竭是牛市不断上扬的动力,南美的大豆库存则是世界大豆价格的稳压器。根据有部门的调查情况,中、美、南大豆库存状况如下:  中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我国大豆库存去年为229万吨、今年为226万吨,加上在期货市场中存留的50万-70万吨(两年平均值),总计约在300万吨左右。2002年,在转基因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大豆的进口量只有1038万吨。权威机构曾做假设,即7、8、9三个月国内的周转库存和期货仓单会消耗殆尽,国内周转库存近乎为零。按紧平衡计算,进口的缺口应该是库存和仓单的总和,约250万吨-300万吨。那么,以2002年度的1350万吨作为2003年度大豆进口的基础数据,补充隐性和流动库存还按250-300吨计,两者相加与美国农业部对中国2003年度进口1650万吨的预测数量相吻合。这看起来否定了2003年度我国大豆需求大幅增长的判断,经过推断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其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在2002年四季度大豆价格并没有暴涨,美盘在530-560美分/蒲式耳,国内在2150-2250元/吨。至少说明当时的需求和供给大体动态平衡,1350万吨满足了国内新豆上市前的市场需求。  其次,在新豆上市后,隐性地增加了200万-300万吨的补库变量。实际上,促成2002/2003年度上半年大豆价格飞涨的原因,也是在市场的认识发生逆转后,亡羊补牢的心理和真实的补库行为所共同形成的。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2002年度的1640万吨产量加上进口的1650-1700万吨是一个平衡值,进口量低于1650万吨将导致供给不足、价格坚挺。  美国:进入2003年度,美国的大豆库存紧张成为价格上扬的持续动力。美国农业部在6月份的月度供需报告中首次提高了对大豆期末库存的预测,达到1.4亿蒲耳,比5月增加了500万蒲式耳,但仍为1996、1997年以来的最低值。在三季度新作上市之前,如果该数值再度下降,则陈豆合约仍有上升潜力。新豆合约将维持振荡格局,难以创出新高。  南美:南美2002/2003年度创记录的产量导致库存高企,2003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期末库存达到了229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7%。这对世界范围内的供给起到了平衡器的作用,但并没有压制价格的走低。究其原因,一是在美盘的价格示范效应下农民惜售;二是汇率问题,在美元贬值的影响下,大多数的生产商更愿意保存大豆来保值。可庞大的库存对市场来讲始终是笼中猛虎,不可能永远不起作用。连续的增产对仓储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如果制约销售的因素消失,比如美元走稳回升、美盘价格回落都将是导致抛售的到来。  由此分析,后市美国的大豆库存、中国大豆库存的隐性数据以及南美大豆的销售情况将成为国际大豆市场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大豆市场也将带来波动性影响。  综合来看,在国家政策强有利的利多因素支撑下,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大豆市场发展环境趋好等因素的辅助下,国内大豆市场发展形势看好。但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由于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口国,在顾及国内大豆各界层利益的同时,我国政府也会考虑到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政策的变动可以预见,据此推测,后市国内大豆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弱,市场将以高位盘整的发展基调为主。

舰队指挥官

上吧mt无限金币版

彩色道路3D手机版